Page 294 - 國立嘉義高中百週年校慶紀念特刊
P. 294

侯友宜(64 年畢)



             「嘉」· 青春不留白



                  撰稿:侯友宜市長

                                                                 是個充滿歡樂聲的大浴缸,每逢夏季,
                                                                 幾個大男孩們一起泡在學校泳池裡,開
                                                                 心地戲水消暑,青春卻是如此地熾熱!


                                                                       當初選擇嘉中,是人生十字路口
                                                                 的第一次抉擇。原本在家人鼓勵下,可
                                                                 能追隨二哥的腳步遠赴南一中求學,但
                                                                 心裡想著哥哥已經離鄉背井,家裡就只
                                                                 剩我和妹妹,如果連我也遠遊他鄉,就
                                                                 沒有人能夠幫忙辛苦賣豬肉的爸媽多出

   校 及 訪 稿 撰 友 出 傑 校 專 友                                         點力、分憂解勞,加上家境並不寬裕,
                                                                 住在家裡,也能替爸媽多省點開銷,因
                                                                 緣際會下,就此成為嘉義高中的「嘉己
                                                                 人 」。


                                                                       當年讀書時,交通非常不便,通
                  侯友宜                                            車的歲月成了苦澀的時光,一大早五點
                  新北市市長                                          多就得起床,要趕朴子前往嘉義的火

                  第二屆傑出校友                                        車,  到嘉義市後,還要再轉騎腳踏車
                                                                 或步行到校,光單程就要 1.5 個小時,

                    詩人席慕蓉說,「不得不承認,青春                             放學後還得反向再來一次,到家時已經
               是一本太倉促的書」,從嘉義高中畢業,                                晚上七點多,都還沒吃飯呢!等到吃飽
               至今已經匆匆 48 個年頭,倏忽之間,嘉                              要溫習功課時,往往已經精疲力盡,更
               中即將百歲。2023 春天,嘉中 99 歲生                            遑論騰出時間補習,我曾經感嘆當住在
               日時,我有幸受邀回到母校,一踏進校                                 市區的同學正在補習加強實力時,怎麼
               園,記憶全然湧上心頭。                                       自己的時間只能拿來趕路?這也讓我初
                                                                 次深刻感受到何謂「城鄉差距」。
                    彷彿又回到 17 歲那年的青澀,  聞
               到了福利社那碗蘿蔔貢丸湯的氣味,那                                       雖然漫長的通勤以及苦苦追趕的
               是每到寒冬的一抹確幸,身上沒幾塊銅                                 成績,讓求學的過程備感艱辛,但嘉中

               板的我,只要能和同學結伴到福利社,                                 三年,我從不遲到早退,甚至沒請過
               喝上一碗熱騰騰的湯暖胃,幸福感便油                                 一天假,即便課業上和同儕競爭不易,
               然而生 ;  景致交錯中,依稀,還聞到了                              但大家一起笑、一起揮灑汗水的校園
               記憶中夏天的氣味,小時候生活窮困,                                 時光,點點滴滴都是甜美,尤其那份樸
               家裡不可能有浴缸,學校的游泳池就像                                 實、純粹、濃厚的感情,恆久不變。




         292
   289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