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5 - 國立嘉義高中百週年校慶紀念特刊
P. 35

(圖十二)是嘉義中學校三屋靜校長

                                                               的履歷檔案:可知「三屋靜出身東京府
                                                               士族,生於 1881 年(明治 14 年)東京
                                                               市,1901 年(明治 34 年)7 月畢業於
                                                               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師範部,同年擔任
                                                               國語學校第一附屬小學校教諭工作,之
                                                               後返回日本就讀東京高等師範學校本科
                                                               (日治時期的學制)國語漢文部。1908

                                                               年( 明 治 41 年 )3 月 畢 業,同 年 9 月
                                                               再度來臺任總督府中學校教諭,先後任
                                                               教於臺北中學校、臺南中學校,1924
                                                               年 ( 大正 13 年 ) 擔任嘉義中學校長;
                                                               1931 年(昭和 6 年)回總督府擔任文
                 圖九
                                                               教 局 編 修 課 長,1938 年 ( 昭 和 13 年 )
                    (圖九) 四月十六日中續任及辭令的                          擔任臺中師範學校校長,於 1940 年(昭
               第一則即是補嘉義中學校教諭 〈正式教                              和 15 年)7 月逝世,享年 59 歲。」                 14
               師〉;另外一份檔案中,三屋靜先生的

               派任已掛上校長職務(圖十)。(圖十一 )
               五月的府報檔案中,當案右上角第三行
               的紀錄中顯示 : 三屋靜已經實際擔任校
               長一職。









                                                                 圖十二    15


                                                               2. 學校中的教師以大倉英太郎先生為代表

                                                                    一個學校的組成當然有很多教師,
                 圖十  12                                        資料庫中還有記錄大倉英太郎先生在

                                                               1939 年 ( 昭和十四年 ) 到職嘉義中學校
                                                               的文書,如 ( 圖十三 )
                                                                                     16














                 圖十一    13
                                                                 圖十三
                                                                                                             33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